絮凝沉淀设备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?

2024-12-07 浏览次数:23
絮凝沉淀设备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进水与混合


进水调节:污水首先进入调节池,对污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,使其保持相对稳定,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的进水条件。例如,当污水的流量或污染物浓度出现较大波动时,调节池可以起到缓冲作用,避免对后续处理环节造成冲击1 。

药剂投加与混合:从调节池出来的污水进入混合池,同时向混合池投加混凝剂,如聚合氯化铝(PAC)等,通过搅拌或其他混合方式,使污水与混凝剂充分混合。搅拌的目的是让混凝剂迅速均匀地分散到水中,促进混凝剂与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接触和反应,为后续的絮凝过程创造条件5.

絮凝反应


初级絮凝:经过混合后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池,在絮凝反应池中,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开始聚集形成较小的絮体。这一过程中,混凝剂水解产生的胶体粒子通过电荷中和、吸附架桥等作用,使悬浮颗粒失去稳定性并相互结合125.

深度絮凝:在一些絮凝沉淀设备中,还会设置多级絮凝反应池或采用特殊的絮凝反应装置,如波形板絮凝反应池等,以进一步促进絮体的生长和壮大。污水在流经波形板组时,会形成高速流和涡流,使水中颗粒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,从而加速絮体的形成和长大,生成大而重的絮体,为沉淀打下良好基础2.

沉淀分离


沉淀区进水:经过絮凝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区,沉淀区的形式有多种,如平流式沉淀池、竖流式沉淀池、斜管(板)沉淀池等。在斜管(板)沉淀池中,水流从波形板侧面进入,沉淀物集中滑落到波形板谷内,清水向上升,沉淀物向下滑落,最后导泥槽把沉淀物与进水隔开,避免了进水对沉淀物滑落的干扰,达到了高效沉淀的效果245.

固液分离:在沉淀区,絮体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淀到池底,实现固液分离。沉淀后的上清液从沉淀区上部流出,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或直接达标排放,而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则需要定期排出。不同类型的沉淀池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,例如平流式沉淀池结构简单、操作方便,适用于大、中、小型污水处理厂;斜管(板)沉淀池则具有沉淀效率高、占地面积小等优点,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124.

污泥处理


污泥排出与收集:沉淀在池底的污泥会逐渐积累,需要定期打开设备底部的排污阀,将污泥排出到污泥处理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。一些絮凝沉淀设备还配备了污泥收集装置,如刮泥机等,能够将池底的污泥刮向污泥斗或污泥坑,便于污泥的排出和后续处理15.

污泥处置:排出的污泥通常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污染物,需要进行脱水、浓缩等处理,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含水率,便于后续的运输和处置。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机械脱水、污泥干化、污泥焚烧等,经过处理后的污泥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的处置,如填埋、土地利用、建材生产等 。

药剂添加与控制


药剂种类与浓度: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,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絮凝剂,并按照一定的浓度进行配制和投加。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、硫酸亚铁、三氯化铁等,絮凝剂则多为聚丙烯酰胺(PAM)。混凝剂的作用是使悬浮颗粒脱稳,而絮凝剂则能够进一步促进絮体的生长和沉淀123.

药剂投加控制:为了确保絮凝沉淀效果,需要对药剂的投加量进行精确控制。一般通过加药计量设备,根据污水的流量、水质等参数自动调节药剂的投加量。同时,还需要定期检查加药桶内的药剂存量,及时补充药剂,以保证处理过程的连续性124.


huaxunhb.b2b168.com/m/
top